锑与稀土、钨、锡被并称为我国的四大战略资源。据有色金属协会前几年发布的统计数据,按目前开采规模计算,稀土、钨、锡和锑四种战略资源的可以保证年限分别为:稀土的115年、钨的12年、锡的7年和锑的5年,从这点来看,锑比稀土更加奇缺。
据了解,世界目前已探明的锑矿储量为400多万吨,其中,中国占了一半多。目前有锑产地111处,主要包括贵州万山、务川、丹寨、独山、铜仁、半坡;湖南省新晃等汞矿,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(全世界最大的锑矿)、板溪;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大厂矿山;甘肃省崖湾锑矿、陕西省旬阳汞锑矿等。
中国为世界第一大锑储国,拥有开采超过百年还能雄踞世界第一的"世界锑都"的湖南冷水江,其鼎盛时期占世界锑储量比例高达60%。由于管理缺乏,乱采滥挖现象持续了几十年,导致这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逐年贫化。
随着国家对锑等战略资源保护的重视,政府开始了对锑的行业整顿,以致过去一年锑价加速上涨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0年中国锑矿产量全球占比91.37%,2013年下降到约60%。
从锑的用途来看,目前世界锑产品70%用作纺织和塑料中的阻燃剂,其次有少部分用于超白玻璃生产的添加剂,再次是作为合金添加元素,目前国内每年5万吨至6万吨的消耗数量已经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。业内专家称,未来5年光伏玻璃快速发展势头,势必导致锑消费大增,从而打破锑的供需平衡,锑价上涨也就成了必然。
由于锑矿资源缺乏,湖南冷水江目前当地大多数锑冶炼厂仍处于关停或者半停产状态,难以增加产量。锑没有天然的替代品,因此,产量的减小,必然会引发客户继续争夺锑矿资源。
作为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稀缺资源,锑的价值决定了它很可能还要超越目前这个价位。锑矿虽然一直被称为我国的优势资源,但目前的开采量已经明显收缩。除了政府层面正在进行的资源保护、总量控制外,正在开采的矿山从矿量到品位都已经逐年下降。加上政府要收储的预期,目前锑矿山及流通领域已经有部分囤货待涨现象,等待经济进一步复苏。
随着稀土整合的开展,锑的整合也在紧锣密鼓的规划之中。除国家的收储预期外,推进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导致锑价值重估,五矿集团控股闪星锑业,参股辰州矿业,在中国锑业的话语权和地位不断提升。由于国家提出经济结构调整,锑等稀有金属在国家收储规划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,将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。